在購買手機、充電器或其他電子產品的時候,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小編有一樣的問題,快充的瓦數愈高就愈好嗎?100W的充電器就能幫手機實現快充效果,要了解如何選擇合適的傳輸線時,我們必須先知道什麼是「輸出功率」,參考圖一。
以USB PD 3.1為例,15-48V/5A,輸出功率75W-240W,主打快充應用領域將不再侷限於手機、電腦,舉凡家電、伺服器、電動工具等高功率產品皆適用。隨著快充應用的普及化,那一定有人跟小編有一樣的疑惑到底我的手機是否有支援快充呢? 240W的快充應用在手機上嗎? 以iphone為例,直到ipone8才開始支援快充功能,因此若想確認手機是否支援快充有三個要素核心:
確認完產品有支援快充後,接者就要選擇充電器與充電線,以Apple Macbook為例,充電頭支援20V/5A,USB-C線支援5A電流通過,而Macbook能乘載100W的充電功率,在三者皆同意的情況下,Macbook能以100W的充電瓦數執行,如圖二。
簡而言之,若要達到快充的效果必須確認設備adopter(例如:手機)、充電頭跟充電線的組合是否符合,參考表一。例如iPhone僅支援PD快充,卻使用QC充電頭;又或是OPPO、華為等手機品牌由於配有獨家的快充技術,需搭載自家的充電器;又或者充電線使用到品質不佳或無支援快充技術的Type-C充電線等問題,都可能無法達到最高功率的快充效果,例如手機雖然支援(9V/3A)27W的快充,但由於充電線僅具備最高2A的電流量,這時充電器就僅能以9V/2A,18W充電。因此,若要達到快充效果則手機、充電器與充電線必須相互配合,若是其中一方規格不符,則無法達到最高的快充效果。
而隨著充電功率的上漲,充電線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,在此情況下,對於線材的要求也愈來愈嚴格,由於USB-C有多種傳輸規格,包含USB2.0、USB3.2 Gen1×1,USB3.2 Gen2×1、USB3.2 Gen2×2以及USB4等,且以USB-C線來說,需要支援3A(手機、平板)或5A(電腦)才可以屬於快充線,因此如若要支援5A電流、支援USB3.0或更高的傳輸速度以及支援視頻輸出功能,則需要配有E-Marker晶片,相反的,若無E-Marker晶片的線纜則僅能支援最大3A電流。值得注意的是,E-Marker晶片也有分級別,有些僅支持視頻輸出,有些僅支持5A電流,有些則僅支持USB3.0或更高的傳輸速度,而支持所有特殊功能的線纜稱為「全功能型」。
綜合上述,傳輸線究竟該如何選呢?選擇合適的傳輸線有下列幾點注意事項:
最後小編要提醒各位在幫電池充電時,要避免過度充電或是完全沒電時才充,而若是裝有保護套的話也建議在充電時應卸除,以避免過熱的問題,另外,也不要邊充電邊使用。
免責聲明
本資訊僅為便於參照而提供。本資訊不是且不應視為USB Implementers Forum (USB-IF)之正式通訊。USB-IF之正式通訊可於其網站usb.org取得,或直接自USB-IF取得。
USB Type-C® and USB-C®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USB Implementers Forum.